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老地名介紹
本網頁資料係引用自臺北市政府民政局民國92年8月1日編印之「臺北市大安區行政區域圖」
大安:
今臺北市大安區民輝、民炤、龍安、龍坡、龍門、龍淵、龍圖、龍陣、龍生、新龍、和安、昌隆、誠安、義村、光武、仁慈、仁愛、住安、龍雲、建安、建倫、敦煌、敦安、義安、通安、通化、臨江、法治、全安等里及大安、福住、群賢各里一部分。約略在新生南路一段、永康街、泰順街以東、延吉街、基隆路二段以西,市民大道以南,臺灣大學、建安國小附近、基隆路與和平東路交會處一帶以北。今大安區大部分都是昔之大安庄。康熙末年移民來墾於此,先後築有上陂、下陂、土地公陂、柴頭陂等灌溉設施,以儲天然水。惟墾地日益擴大,陂水供不應求,至雍正末年,周永清招七人合股,開墾水圳,引水自景美霧裡薛溪,經蟾蜍山麓,今水源地附近,在此分渠導流,以灌溉臺北盆地之西南部。此圳稱內湖坡或霧裡薛圳,又稱七股圳。後該地墾域日廣,由林成祖等鳩資置「大安陂圳」。引水自三叉河二甲九至鴟鴞山下,透九芎林,引入大陡門至塯陂下分圳,灌溉大安寮至港仔嘴莊等田一千餘甲。
大安之地名起源於「大安圳」,聚落初稱「大安寮」。乾隆五年至二十五年(西元1740年至1760年)間,郭錫瑠另闢水源,由青潭大溪導水,匯合既成之圳道,自大坪林築坡蓄之,穿山度視,至溪仔口,又引之挖仔內,過公館街,抵內埔,分三支,溝澮縱橫,長達數十里,共灌一千二百餘甲,名「金合川圳」,後改稱「瑠公圳」以紀念之。
十二甲:
今臺北市大安區民輝、民炤、昌隆、誠安、義村、和安等里及大安、福住、仁、仁慈各里一部分。大致在新生南路一段以東,東至復興南路東側一帶,北至縱貫線鐵路,南以信義路為界,尚包括國際學舍之西、南邊附近。昔小字名「十二甲」、「坡心」、「龍安坡」合稱「大安」(大字名)。十二甲之地名起源於拓墾當時的地基共計十二甲。
大安區地圖
坡心:
今臺北市建安、建倫、光武、德安、敦煌、敦安、義安、通安、通化、臨江、法治、全安等里及仁愛、仁慈、龍雲三里一部分。位於大安區東北部。「坡心」為「大安庄」之一小字名。臨江街與通化街口之市場即以「坡心」為名。
龍安坡:
今臺北市龍安、龍坡、龍門、龍淵、新龍、龍生、龍陣、龍圖、住安等里及群賢里部分。約略在金華女中、麗水街南段、泰順街北段以東,郵政總局、建安國小、復興南路三段以西,信義路以南至臺灣大學北部。「龍安坡」為「大安」之舊小字名。
下內埔:
今臺北市大安區群英、臥龍、虎嘯、芳和、黎元、學府等里及群賢里一部分,位於大安區南部,約略在安和路南段與復興南路之間,建安國小以南至大安、景美、古亭間。亦即基隆路與辛亥路交會處一帶。地名起源,因與文山區之頂內埔對稱,故稱下內埔。埔是未墾平之地,內埔即是內方未墾之地,下字意為後來,「下內埔」即後來墾平土地而建的村莊。
六張犁:
今臺北市大安區黎孝、黎和等里,位於大安區之東南端。即基隆路以東之和平東路末端兩側一帶。昔日村落多聚於多嘉興街、和平東路一帶。地名起源於當時墾殖地基三十甲,按每張犁五甲計,故稱六張犁。
承辦課室:人文課